打馬(打馬虎眼)

掃碼手機瀏覽

打馬,打馬虎眼

最新版手風琴教程全套視頻課程,針對性強,通俗易懂,大量實例教程結合理論和實踐.手風琴教程全套視頻教程,提供免費更新,學不會退款,針對性強,一次購買,終生受益,全國包郵!內容導航:
  • 李清照是怎樣把毆打她的丈夫弄進監獄的
  • 馬匪躲進了柳條通,獵戶們竟用“打馬殼”的辦法,將其全部剿滅
  • 人際關系技巧之“七術打馬”
  • 打馬偷馬都得死,誤燒草場死全家,蒙古稱霸歐亞全靠這些狠律法
  • 一、李清照是怎樣把毆打她的丈夫弄進監獄的

    許多朋友不知道的是,我們宋朝著名的女詞人李清照(山東濟南人,生于公元1084年),除了寫詩作詞出名之外,她還是一個

    超級賭徒

    李清照平時在寫詩作詞之余,經常和他人聚眾賭博,而且經常一賭就是通宵,而且還能做到贏多輸少,妥妥是個女賭神。

    李清照最擅長的賭博,是宋朝當時流行的一種叫做“打馬”的棋牌,李清照玩打馬很在行,是當時江湖上知名的高手。

    李清照是怎樣把毆打她的丈夫弄進監獄的?

    宋代流行的棋牌“打馬”

    李清照不但非常嗜賭,而且還專門寫了本總結賭博經驗的書,名叫《打馬圖經》,教人如何賭博,實在是令人嘖嘖稱奇。

    李清照是怎樣把毆打她的丈夫弄進監獄的?

    李清照著《打馬圖經》教世人賭博

    李清照在她的《打馬圖經》里,有這樣的自述:

    “予性喜博,凡所謂博者皆耽之,晝夜每忘寢食。但平生隨多寡未嘗不進者何?精而已”

    翻譯成現代漢語,是這個意思:

    “我李清照啊,天生喜歡賭博,無論是哪一種賭博,我都熱愛,而且,我沒日沒夜地聚賭,我這一輩子啊,賭博不論下注大、下注小,我都從來不輸的,為什么呢?因為我賭博就是厲害啊,我就是賭神??!”

    是的,我們歷史上的女大詞人李清照,就是這么一個生猛的人。

    文如其人,有什么樣的人,就有什么樣的文字。

    以文窺人。我們不妨重溫一下李清照的一首詩:

    《夏日絕句》

    作者:李清照

    生當作人杰

    死亦為鬼雄

    至今思項羽

    不肯過江東

    是的。許多朋友都很熟悉這首詩。

    李清照是怎樣把毆打她的丈夫弄進監獄的?

    一個女孩子家,寫出這樣蕩氣回腸的詩,這其實也旁證了她的勇猛個性,李清照這個女人,其實是個典型的男子漢性格。

    這其實也并不奇怪,世界上男孩子性格的女孩子,多的是。

    在我們真實的歷史上,李清照的生猛,還不僅僅在于她作為一介女流,文學才華超過同時代大多數男子,而且也不僅僅在于她既是詞人又是賭徒的雙重身份,而是在于她由家暴引起的一場離婚官司,李清照當年打離婚的這場官司,不但在當時轟動一時,而且今天我們回顧起來,仍然覺得十分生猛。

    生猛的人,做生猛的事。

    下面馮老尸和大家一起,回顧一下李清照被老公毆打,然后到官府去舉報老公犯罪、最終達到離婚目的的這場奇葩官司。

    簡單地說,事情是這樣的:

    李清照在17歲的時候,和丞相趙挺之的兒子趙明誠,結為連理,結婚之后,夫妻感情還不錯,兩個人都喜歡收集金石、字畫、古董之類的藏品,小兩口經常到各種古玩舊貨攤去淘寶。日子久了,夫妻兩人就收集了許多各種各樣貴重的藏品。

    好景不長,公元1127年,金兵(女真人)入侵,攻破了李清照的居住地山東青州,李清照和趙明誠小兩口,帶著他們的那些字畫、古董、金石,南遷躲避戰禍,一路上顛沛流離,藏品損失了很多,不過,雖然丟了許多,但仍然有一些殘留。

    李清照是怎樣把毆打她的丈夫弄進監獄的?

    金兵入侵

    公元1129年,49歲的趙明誠,病死在南京,李清照當年45歲,成了寡婦。

    由于李清照和趙明誠沒有生育子女,所以,趙明誠死后,李清照從婆家搬了出去,開始獨居。

    不久,當時供職于南宋監諸軍審計司的一個官吏,名叫張汝舟的,走進了李清照的生活,張汝舟對李清照,大獻殷勤,令寡居的李清照,感受到了濃濃的暖意,于是,公元1132年,李清照再嫁了,嫁給了這個張汝舟。

    李清照是怎樣把毆打她的丈夫弄進監獄的?

    李清照與張汝舟想象圖

    然而,李清照二婚之后,和張汝舟很快就出現了矛盾。

    原來在結婚之后,張汝舟經常要求李清照將她手上殘留的那些字畫、古董、金石等寶物,交給張汝舟支配。

    李清照拒絕了,并且開始懷疑張汝舟和她結婚的動機。

    可是,張汝舟則認為,你李清照人都嫁給我了,你的那些古玩字畫藏品什么的,為何不能讓我支配?

    夫妻矛盾,就這樣鬧了起來。

    于是,兩個人經常爆發爭吵,吵架愈演愈烈,終于有一回,張汝舟在酒醉之后,動手毆打了李清照,狠狠地揍了她一頓。

    家暴

    是的。李清照遭遇了家暴。

    李清照是怎樣把毆打她的丈夫弄進監獄的?

    李清照是何等人?她是才女,賭徒,一個男子漢性格的女人,她能忍受家暴?

    不會。

    李清照不能忍受家暴。

    于是,在挨打之后,李清照開始積極盤算著:

    我要離婚

    可是,那時畢竟還是在宋朝,當時一個女孩子要離婚,談何容易?

    要知道,中國古代社會是重男輕女的,男人可以休妻,但是女人要提出離婚,那是很難的。

    依照宋朝當時的法律,女孩子以“家暴”為理由提出離婚,官府會判你:不準離婚。

    李清照是怎樣把毆打她的丈夫弄進監獄的?

    李清照想象圖

    是的。

    所以,李清照遇到了大難題:又想離婚,又沒有法律依據。

    怎么辦呢?

    這個時候,李清照開始惡補宋朝的法律。她翻到了這么一條:

    原來,宋朝的法律規定:男方如果因為犯法而被流放,女方可以提出離婚,官府應當予以批準。

    李清照翻到這一條法律,如獲至寶,她的眼中,亮起了希望的曙光。

    為什么呢?

    因為,李清照記得很清楚,這個打老婆的張汝舟,是個大嘴巴,沒個把門的,他以前曾經對李清照說過這么一件往事:

    張汝舟在年輕的時候,曾經向宋朝的朝廷,謊報自己參加科舉考試的次數,并因此騙取了現在官職。

    李清照是怎樣把毆打她的丈夫弄進監獄的?

    李清照想象圖

    這是怎么一回事呢?

    原來,依照宋朝的法律,屢考不中的舉人,如果你反反復復參加科舉考試,只要達到了規定的考試次數,那么你可以向朝廷申請“特奏名”,朝廷審核之后,就可以給你分配官職。

    是的。當時宋朝,有這么一個頗為人性化的制度。

    而這個張汝舟在年輕的時候,考來考去,都考不中進士,但是,他又很想當官,于是,他偽造了自己的履歷,也就是說,對朝廷夸大了自己參加科舉考試的次數,并且因此,獲得朝廷“特奏名”審核通過,并且給予了他現在的官職。

    也就是說,張汝舟當時在宋朝“監諸軍審計司”這個單位的官職,是騙來的,是張汝舟欺騙朝廷而得來的。

    張汝舟既然騙來了官職,那也就算了,他萬萬不該對自己的老婆李清照坦白這件往事,他坦白了也就算了,萬萬不該動手打老婆。

    于是,這回好了,張汝舟被李清照抓住把柄了。

    李清照是怎樣把毆打她的丈夫弄進監獄的?

    李清照想象圖

    李清照心里想:你敢打老娘,老娘我讓你吃不了,兜著走!

    于是,李清照想好了一條曲折的離婚路:

    到官府去舉報丈夫張汝舟偽造履歷騙取官職→使官府流放張汝舟→然后再以“丈夫被流放”為由,申請官府批準離婚

    這個計劃雖然“狠毒”,可是聽起來,具有可行性,也是當時李清照達到離婚目的唯一的一條路。

    然而李清照,又遇到了障礙。

    什么障礙呢?

    原來,宋朝同時還有另一條法律,《宋刑統》規定:

    妻告夫罪

    雖得實

    徒兩年

    什么意思呢?

    就是說,老婆舉報老公犯罪,就算你的舉報查明屬實,老婆也要坐牢兩年。

    宋朝這個法律是什么意思呢?它是說,做老婆要有做老婆的基本道德,不能舉報老公犯罪,如果你硬要舉報,朝廷也歡迎,只不過,你老公判刑了,你這個當妻子的,也要蹲兩年。

    李清照是怎樣把毆打她的丈夫弄進監獄的?

    李清照想象圖

    這就是宋朝的法律。是不是很奇葩?我也覺得很奇葩。

    李清照當時的障礙,就在這里:舉報丈夫張汝舟犯罪,是可以達到自己離婚的目的,可是同時作為代價,李清照也必須坐牢兩年。

    大家知道李清照在這個兩難的抉擇面前,她是怎樣選擇的嗎?

    李清照立下決心:老娘我就算在監獄里蹲上兩年,我也要舉報你張汝舟!我也要和你離婚!

    好家伙。

    李清照就是這樣的人。

    女中豪杰。不好惹。

    于是,李清照就跑到衙門去,舉報自己的家暴丈夫,張汝舟,偽造履歷,欺騙朝廷,以非法手段騙取官職。

    很快,官府就把張汝舟逮捕了,并且在審查屬實之后,把張汝舟流放到廣西柳州。

    李清照是怎樣把毆打她的丈夫弄進監獄的?

    張汝舟被流放想象圖

    于是,李清照向官府請求離婚,立馬被批準。不過與此同時,李清照也被捕了,因為妻子舉報丈夫犯罪,妻子也要蹲兩年。

    張汝舟被朝廷流放到柳州之后,顛沛流離,窮困潦倒,晚年淪落江湖,孤苦而終。娶了個母老虎老婆,毀了自己的一生。

    李清照被捕之后,李清照的第一任丈夫趙明誠的姻親、翰林學士兼兵部侍郎綦崇禮,非常同情李清照,于是,綦崇禮向當時的皇帝宋高宗打了個報告,特赦了李清照。

    李清照是怎樣把毆打她的丈夫弄進監獄的?

    結果李清照在牢房里,只蹲了9天,就被特赦了。

    李清照重獲自由之后,不再婚嫁,獨居了22年,并在71歲的時候,病逝。

    這個,就是我們的宋朝女大詞人李清照,遭遇家暴,舉報丈夫犯罪,起訴離婚,不惜因此蹲監獄的生猛往事。

    李清照是怎樣把毆打她的丈夫弄進監獄的?

    李清照想象圖

    那么,我們從李清照的這段生猛歷史,應該吸取什么樣的經驗教訓呢?

    我覺得至少有以下這些經驗教訓要吸取的:

    首先第一點,結婚之前,雙方應該互相充分了解,到底是不是有真愛,還是出于什么目的而締結的婚姻,像張汝舟這樣貪圖李清照的珍貴藏品而結婚的,李清照應該事前了解清楚,但是,李清照沒有了解清楚,這是她的失策。

    其次第二點呢,自己年輕時做過的荒唐事,千萬不要對任何人透露,就算是自己的親密愛人,都不能透露,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什么時候兩人會翻臉,所以,自己的隱私,還是要守口如瓶。張汝舟把自己欺騙朝廷、騙取官職的往事,不慎告訴了妻子李清照,結果不料就是因為這個,被李清照抓住把柄,因而被妻子舉報到官府,毀了自己的一生,實為不智!

    最后第三點呢,不要喝酒,不要打老婆,這些都是老生常談,不但張汝舟,馮老尸活了41年,親眼看到世上許多嗜酒的、打老婆的男人,都沒有什么好的結局,幾乎沒有什么例外。

    讀到這里,大家是不是覺得,我們中國的歷史,其實比小說更精彩,李清照的生猛往事,其實是個很好的劇本,我們的歷史上有趣的事情還有許多,馮老尸以后會一件一件告訴你。

    參考資料:《李清照全集評注》、《碧雞漫志》、《建炎以來系年要錄》、《苕溪漁隱叢話》、《郡齋讀書志》

    李清照是怎樣把毆打她的丈夫弄進監獄的?

    二、馬匪躲進了柳條通,獵戶們竟用“打馬殼”的辦法,將其全部剿滅

    晚清時期,吉林省洮南市曾有馬匪落敗,慌不擇路逃到了柳條通地區,官府為了能夠徹底剿滅土匪,積極采納了當地獵戶們一個叫“打馬殼”的絕招,果然消滅了所有匪徒。這究竟是怎么回事?如果您想知道,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:

    馬匪躲進了柳條通,獵戶們竟用“打馬殼”的辦法,將其全部剿滅

    (本文所有圖片,全部來自網絡,感謝原作者,如侵犯您的權利,請聯系本號作者刪除。圖片與內容無關,請勿對號入座)

    晚清時期,清政府無能,導致黎民負擔加重,百姓民不聊生?!皝y世出梟雄”,各地區開始孳生一些打家劫舍的土匪,他們也曾是走投無路的農民,如今卻又以武力威脅民眾,肆意剝奪百姓的財產與生命。

    馬匪躲進了柳條通,獵戶們竟用“打馬殼”的辦法,將其全部剿滅

    晚清時期哪里的土匪最多?當然是東北地區,而東北地區土匪最泛濫之地,正是吉林省洮南市。此處山高林密且有大面積的平原地帶,土匪們可以縱馬奔馳快速突襲,也能隱匿于草海之中不見蹤影,即使官府軍兵前來圍剿也能進退自如。馬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,土匪們趕路需要馬匹,在洮南草海之中,土匪們靠著精湛的騎術飛速奔馳,真可謂是“神龍見首不見尾”。

    清廷晚期雖然軍備松弛,但仍力主維持國內和平,對于剿匪之事也十分重視。當時洮南地區的治安是由清廷守備白三爺負責,朝廷下嚴令剿除匪患,讓白守備感覺到壓力頗大,因為流竄作案的匪徒實在狡猾,他們猶如一條滑溜溜的泥鰍,始終讓人無法抓住。

    馬匪躲進了柳條通,獵戶們竟用“打馬殼”的辦法,將其全部剿滅

    不過白守備很快就得到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,據可靠情報稱,當地最大的馬匪幫派最近與附近的一伙土匪爭奪地盤,雙方實力相當,但由于敵方土匪裝備更加先進,導致洮南匪幫大敗,匪首草上飛也負傷逃跑。白守備大喜過望,認為此次正是千年不遇的良機,于是立即集結部隊,準備“趁他病,要他命”。

    馬匪躲進了柳條通,獵戶們竟用“打馬殼”的辦法,將其全部剿滅

    馬匪草上飛也不是等閑之輩,作為一方匪首,此時的他雖然已經是喪家之犬,但仍有余力與官兵周旋。雙方交火之后,馬匪們邊打邊撤,很快便逃進了柳條通中。柳條通是一片巨大的柳樹林,林地土質松軟全是一些爛泥,人在其中行走非常困難,只有乘坐馬匹快速奔跑才能順利通過。更令白守備惱火的是,柳條通柳樹密布,垂下的柳條編織成一道道綠色的密網,只要人馬鉆進柳林,就很難尋找他們的蹤跡。白守備常居廟堂之高,自然不知柳林的地形,但馬匪們卻可以靠著熟知地形的優勢,肆意的對追剿官兵“放冷槍”。白守備無奈,只能另尋出路,后經引薦,他才找到當地著名的獵戶黑三,請求其為自己出謀劃策。

    馬匪躲進了柳條通,獵戶們竟用“打馬殼”的辦法,將其全部剿滅

    黑三作為一名獵戶,自然知道柳林通的可怕,可自己常年狩獵于此,對當地各處情況都了若指掌。黑三思索良久,隨即與白守備敲定了一個計策——打馬殼?!按蝰R殼”是當地人的土話,意思是槍擊馬匹本身,獵戶黑三的意思很明顯,既然馬匪們在柳林通中以馬為舟,那就直接打他們的馬,讓馬匪們失去“雙腿”,從而變成甕中之鱉。

    白守備當即組織官兵集合,并將他們與一百多名獵戶編成隊伍,浩浩蕩蕩的向柳條通進發。在柳條通周圍,黑三一聲令下,官兵與獵戶們便按照原定的計劃尋找被馬匹壓倒和晃動的柳樹條,一旦發現柳條被壓倒和有晃動的跡象,就表明馬匪于此處藏匿,接下來便是在此發射一槍,即使傷不到馬匪本人,也能傷害到馬匹,令馬匪失去自己用于逃跑的“雙腿”。果不其然,靠著獵戶黑三的“打馬殼”戰術,官兵與獵戶們果然一舉將馬匪擊潰,他們死傷慘重,加之戰馬也全部負傷和死亡無法行走,土匪們行動力急劇下降,最后只能乖乖束手就擒成為俘虜。

    馬匪躲進了柳條通,獵戶們竟用“打馬殼”的辦法,將其全部剿滅

    猖獗的土匪們自認為柳條通是自己的“福地”,卻不知當地獵戶比他們更熟悉此地情況,終于形成了“關門打狗”之勢,成就了一代剿匪佳話??磥砉耪Z的確有些道理,再狡猾的狐貍,也逃不過獵人的手掌心。

    參考資料:《東北匪事》黃彬著吉林出版社出版

   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,本文撰寫:特約歷史撰稿人:常山趙子蟲

    三、人際關系技巧之“七術打馬”

    人際關系技巧之“七術打馬”

    第九講 人際關系技巧之“七術打馬”

    在人際關系的處理中掌握靈活的技巧(上)

    人際關系處理技巧具體包括“七術打馬”和“八口吹?!眱蓚€大的方面,體現的是在與人溝通方面的藝術,區別在于,前者對象是別人,而后者的主體則是自己。

    (一)“七術打馬”

    1.認清“拍馬屁能夠成功”是騙人的謊言

    很多管理學者都在強調“中國人有馬屁文化,拍馬屁能夠成功”,實際上這種論調是錯誤的,因為中國人最討厭的就是拍馬屁的人,但是卻普遍很喜歡和享受那種“馬屁”的味道。所謂“打馬”就是為了提醒個人認識到“拍馬屁能夠成功”是騙人的謊言,千萬不能使自己蒙蔽于其中。

    2.通過適當的恭維讓別人聽進去自己的話

    “恭維”就是說好聽的話,中國人是天底下最喜歡聽恭維話的人。由于“忠言逆耳,良藥苦口”,所以在中國歷史上凡是當面講實在話的人,大都有著坎坷的經歷,而魏征之所以能夠名傳千古,就是因為唐太宗能夠聽得進去逆耳的忠言。由于中國人有這樣的特點,所以在人際交往中,與人溝通講話首先應該運用適當的恭維讓對方易于接受,否則,順利的溝通并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就成了空談。

    【案例】

    〔中美人際溝通的區別〕

    在溝通方面,中國人和美國人是存在著很大差異的。美國人在溝通中,將交流的重點放在內容的真實性上,關注的是談話的內容本身。而中國人聽別人的講話,首先注意到的是其講話的立場,并且在乎講話的方式和態度,于是具體講了什么就都成了無所謂的東西。因此,朋友之間即便是出于真正關心的肺腑之言,如果表達的方式及態度不能讓對方滿意,也還是會招致對方反感的。

    3.把握中國人的“面子”觀念

    在中國的人際關系中,之所以應該把握“講恭維話”的技巧,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國人強烈的“面子”觀念。當然,中國人愛面子并不是什么缺點,因為愛面子體現了中國人的羞恥之心。在中國的人際交往中,如果讓對方沒有面子,則會讓人覺得你自己蠻不講理,只有給足了對方面子,事情處理起來才能夠順利很多。

    【案例】

    〔中美有關“道歉”的差異〕

    美國人具有同理心,因此在面對錯誤的時候,他們會從內心深處來進行檢討道歉。但中華民族是個不太接受道歉的民族,給中國人道歉沒有用。在錯誤面前,中國人嘴上是不會認錯的,只會在心里認錯,這是因為,在中國人的觀念中,認為口頭的認錯是虛假的,并不能體現出任何的價值。與此同時,在中國認錯往往是級別高的人在進行的,以公司的檢討會為例,如果職位很低的人在認錯,那么很可能所有人都把錯誤推給他,從而使其無緣無故背了很多黑鍋;而領導認錯則會促使下面各級干部積極地站起來承擔責任。

    由于錯誤讓西方人丟了面子,對方接受道歉之后就一筆勾銷了。但是讓中國人丟了面子,則通常很難于挽救。因為中國人對于無心之過是主張不要計較的,這樣才能夠體現出個人的度量大。而對于有意為之的過失,則絕不放過。除此之外,在過錯面前,中國人還強調應該善于補過,即通過實際行動來對過失進行最大限度的彌補,一味地道歉是沒有用的。

    4.領會“異曲同工”的講話藝術

    拍馬屁在中國多數是行不通的,但是把話講得盡可能好聽一點則是必不可少的,這也就是“異曲同工”的精髓所在。在中國的人際關系交往過程中,同樣的交談內容通過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,“心腸壞不一定有人知道,但嘴巴壞所有人都討厭”就是這個道理。

    【案例】

    〔“七術打馬”在家庭生活中的體現〕

    中國古代婦女有一個相當高明之處就在于,拿一個完全沒有實際價值的“家長”頭銜套在丈夫頭上,給足了丈夫作為一家之主足夠的面子,從而維系了家庭的和諧和穩定。而反觀現在社會,之所以離婚率如此的高,就是因為妻子“能干”到使其丈夫連家長都當不上了。在家庭中處理下一代的管教問題,也可以運用同樣的道理,對于兒女的過錯或者應該糾正的不良習慣,父母應該考慮到他們的顏面,通過婉轉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以利于他們接受。而簡單粗暴的打罵解決不了任何問題。

    四、打馬偷馬都得死,誤燒草場死全家,蒙古稱霸歐亞全靠這些狠律法

    打馬偷馬都得死,誤燒草場死全家,蒙古稱霸歐亞全靠這些狠律法

    打馬偷馬都得死,誤燒草場死全家,蒙古稱霸歐亞全靠這些狠律法

    蒙古人靠著騎兵在十三世紀縱橫歐亞大陸,蒙古人的養馬技術也和眾多敵人截然不同,他們飼養的蒙古馬無論是短途、長途還是耐力、技巧都是賽場上的學渣,他們也沒有讓優良戰馬的延續下來的本事(元朝宮廷中有過阿拉伯馬),但他們對待馬匹的態度卻很有意思,那就是不問人先問馬,甚至把馬匹的地位放在人之上。

    打馬偷馬都得死,誤燒草場死全家,蒙古稱霸歐亞全靠這些狠律法

    13世紀的蒙古人把馬的地位看得甚至比人高,成吉思汗的法律規定誰他要是敢打馬的頭部和眼睛,就要被當場處死;而蒙古人之間爆發毆斗致死,卻不一定血債血償,蒙古人舊例是殺人者賠償苦主300匹馬,可以逍遙法外(實際上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很少)。蒙古貴族聚會期間誰要是偷了一兩匹馬就要承擔死亡的處罰,白晝之下公然搶劫別人的馬匹也要被殺,哪個笨蛋在野外生火造成草場大規模焚燒,也要被殺全家。蒙哥還嚴令同宗兄弟不得濫用馬匹,蒙古王爺家里馬匹再多,他個人騎乘的馬匹也不能超過三匹,遠行時才可以用四匹馬。

    打馬偷馬都得死,誤燒草場死全家,蒙古稱霸歐亞全靠這些狠律法

    蒙古法律還規定馬匹在野外咬死了人,這匹馬就要賠給苦主,而馬主人要另外買馬,苦主拿到了馬后可不能報仇,因為按照蒙古律法,馬就是大爺,誰要是私宰馬匹要杖責一百。蒙古官員要是騎著懷孕的馬匹,這個倒霉蛋就要被打57鞭子(你說你看不出來馬匹是否懷孕,那更是罪加一等)。蒙古人能騎馬而坐車,也要被挨鞭子,但到了春天,蒙古人就要騎乘,戰馬放到專門的牧場,不得私自騎乘,誰騎誰挨打(戰馬和平常生活用馬有差別)。蒙元官員騎馬也有嚴格規定,包袱過重累壞了“馬爺”,也要挨27鞭子。

    打馬偷馬都得死,誤燒草場死全家,蒙古稱霸歐亞全靠這些狠律法

    這些政策和成吉思汗家族的歷史也息息相關,成吉思汗家的先祖“土豪”脫羅豁勒真伯顏(伯顏就有富人土豪的意思)就以家中有兩匹駿馬聞名;成吉思汗也把八匹銀合馬當作是家族復興的標志,八匹駿馬被盜后,成吉思汗和博爾術一起干掉了盜馬賊,搶回了駿馬,這才在蒙古人中揚名立萬。蒙古人看重馬匹,馬匹也成了成吉思汗等人拒絕鴻門宴最好的理由。成吉思汗與桑昆不合,桑昆想誘捕成吉思汗,成吉思汗拒絕他的理由是就是“春天自己部落的馬匹需要營養,也需要多加防護小心盜馬賊,因此老鐵我實在是走不開”。這個理由很好很強大,草原上沒人說他不對。成吉思汗的伎倆也被他的寶貝孫子拔都學會,貴由死后,海迷失后就想在別勒古臺大會上,干掉死鬼老公一心想殺的拔都,按照蒙古人的習慣,拔都雖然是重量級的王爺也只能帶50騎參會,拔都不想送死,就以春天馬瘦不能遠行為由,拒絕參會逃過一劫。

    打馬偷馬都得死,誤燒草場死全家,蒙古稱霸歐亞全靠這些狠律法

    蒙古人用馬匹征服了大半個歐亞大陸,把馬捧為五畜之首,還把自己制定的馬匹律法帶到漢地,憑空惹出了不少麻煩。

   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、冷兵器研究所系頭條號簽約作者。主編原廓、作者李從嘉,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,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。

    激情五月天亚洲色图